行业新闻

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关于湖北省兴山县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2025-02-02 03:16:01
浏览次数:482
返回列表
本文摘要:——关于湖北省兴山县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考和建议中国绿色时报10月20日报道2008年10月,湖北省兴山县委、县政府委作出了“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30万亩核桃基地,把核桃产业建成全县第一大农业产业”的决定,并将这个产业的主抓任务确定给了县林业部门。

——关于湖北省兴山县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考和建议中国绿色时报10月20日报道2008年10月,湖北省兴山县委、县政府委作出了“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30万亩核桃基地,把核桃产业建成全县第一大农业产业”的决定,并将这个产业的主抓任务确定给了县林业部门。县林业局接受这个艰巨任务后,在无国家项目、无现成办法、无专业队伍的“三无”情况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整合人、财、物资源,为做优做大核桃产业,使之成为兴山县科学发展的一大重要平台和载体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一、立足县情,认准优势,科学定位,把核桃产业确定为第一大产业兴山“八分半山一分田”的林地结构,地处大三峡紧靠神农架的特殊区位,零星分布的陡坡地,高低不一的海拔和气候,弯曲陡窄的山路,老妇幼为主的留守人口等不利因素,都客观地制约着兴山的快速发展。如何变劣势为优势,思路是兴山发展应该围绕“兴山”二字来找出路。

前几年,县林业局组织了一次“兴山兴林、林兴兴山兴”的征联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全县人民帮助林业寻找一个既能兴林又能富民的发展项目,从而找到了适合兴山产业发展的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核桃。县委、县政府之所以把核桃确定为第一大产业主要有“六大”理由:一是能建“大基地”。全县高、中、低山(海拔175米至1600米)都适宜,发展空间大。

二是可成“大产业”。核桃产业链条长,劳动密集,带动力强。

三是能有“大效益”。核桃产业属于生态经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且逐年递增的产业;核桃全身是宝,树、叶、花、壳都有用途,仁既可以分级出售,还可以加工油、粉、饮料、美容品等;核桃属于干果,生产要求与鲜果比相对粗放,所有劳力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岗位,农民栽上核桃后,在按时搞好田管的基础上还可以从事其他工作,取得双份收入;核桃是铁杆庄稼,抗灾害(洪涝、低温、冰雹、野兽等)、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产量有保障。

四是销售“大市场”。它既是木本油料,又是保健食品,具有健脑、润肌、降血脂、乌须发等功效,符合人类的健康需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使用人群的逐步普及,核桃的市场将会逐步扩大。五是项目“大支撑”。

由于核桃产业属于生态经济属性兼具,也是循环经济,符合国家对三峡库区和林业项目的重点投资方向,有项目资金作支撑。如退耕还林、木本油料、低效林改造、三峡库区“后扶”等。只要立项对路、行动迅速,就能抢占先机。

六是可成“大品牌”。兴山县是国家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因此,应大力发展第一第三产业,但与周边县市比,兴山县没有像秭归脐橙、五峰茶叶那样的名牌产品,但比较优势是“兴山薄壳核桃”,如果不抓紧机遇,就可能坐失良机。

二、明确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用现代林业的理念和方法发展核桃产业2008年是兴山产业发展的分界线。以前栽植核桃树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之后发展核桃产业,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效益。侧重点不同,办法和结果自然不同。

如今,要跳出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按照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发展核桃产业,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自从县委、县政府把这项艰巨任务交给县林业局以后,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在当好参谋的同时,整合力量周密谋划狠抓落实,在借鉴吸取国内发展核桃产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兴山特色的核桃产业发展体系,得到了国家、省、市林业局的认可和推介,也被兄弟县市借鉴。我们有信心在产业谋划、机制创新、发展速度、规避风险、综合效益等主要方面争创湖北第一。

1.“三主”模式,各司其职。一是政府主导,抓好三个重点:出台政策规划,组建工作机构,健全筹资、考评、奖惩的运行机制。二是林业主抓,发挥三个作用:参谋部作用提建议,作战部作用抓落实,后勤部作用跑项目。三是农民主体,坚持三自愿原则:政府指导自己决策——不强迫命令,以奖代扶自己投入——不等靠要,市场引导自主销售——不过分依赖政府。

2.三段服务,形成体系。一是努力做到产前供好苗、品种优质化。邀请专家组审定了“辽核1号”和“清香”两个优良品种,同时选育命名“楚兴”乡土品种。通过招标,“引进来带动发展”和请省种苗总站全程监理等办法突破了种苗瓶颈,确保了种苗优质化并自给有余。

二是努力做到“产中接好果”,基地标准化。规范了标准建基地“六个一”和精细田管“四个统一”的标准,培育了核桃专业合作社,筹建路、水等配套的示范园,给每个专业村和合作社培训了两名以上的骨干技术员,正在筹建核桃技术服务公司,配套核桃产业的生产工具、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的供给。

三是努力做到“产后卖好价”,产品品牌化。与县技术监督局共同制订产业系列生产标准;与县工商局共同为两家企业申报注册“兴山薄壳核桃”地理商标:“香溪河”牌和“楚兴”牌产品商标;帮助扶持“湖北天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筹划核桃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加工;组织专门班子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大力争取项目和资金。3.三主一体,优化机制。

发展核桃产业,要大力扶持和培养三个产业主体:一是农民是基础,因为大量的山林土地经营权在农民手中;二是企业为龙头,以销促产,产销互促;三是合作社当纽带,把农民组织起来,与龙头企业紧密结合,农民土地入股建基地,合作社组织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加工销售。要大力培植和推行“加工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统一思想,优化办法,配套服务,确保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指导行动,办法关系成败。目前,影响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观念、机制和办法的不适应。1.统一思想,坚定发展信心。尽管目前发展核桃产业已成为兴山多数人的共识,但仍然没有高度统一:有的对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认识模糊,有的对30万亩持怀疑态度,有的对核桃产业政策理解不透,有的对林业部门抓核桃产业的动因和方法误解等等。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用县委、县政府的决定,总体规划和发展现代产业的理念来统一各方的思想。要明确政府是发展和组织的主体,农民是实施和受益的主体,林业是技术和服务的主体。

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队以乡镇为单位召开有乡镇行政干部、村支部书记、每个村和专业合作社两名以上的农民技术骨干参加的林业技术员会,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办法、培训技术等。在用好《兴山通讯》核桃专集的基础上,又编印了《林业法律、政策、科技》一本通,免费发送到所有农户、县乡村领导干部、全体林业技术员的手中。2.优化办法,坚持三个不变。

一要坚持“三定”(定责监理、定量生产、定价销售)管理抓种苗的办法不变,确保品种优、数量足、成本降。原则上不再外购种苗。

二要坚持整村推进(林农间作、四旁植树、低效林改造、老园换优同时进行)建基地的办法不能变,确保规模发展、集约经营、一村一品。三要坚持以奖代扶的兑现程序不变,确保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林业主抓得到实现、有序进行。对自购种苗栽植、建园标准不合格、退耕还林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律不享受技术指导、扶持政策和市场服务。

总之,不保护低生产水平、低科技含量的、不守诚信者。3.配套服务,健全三大体系。

一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形成“权威专家组+林业专业技术队伍+农民技术骨干”的科技队伍;二是健全物资服务体系,运用市场机制的办法,确保生产机具、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的供给;三要健全销售服务体系,把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产品销售门店、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培养成为加工销售的主体。(作者系湖北省兴山县林业局局长)。


本文关键词: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best365体育最新版本,best365·官网

本文来源: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www.tzdhsk.com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