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best365·官网】森林生态,逾越了“木头经济”
天然林保护工程,为川渝生态和民生带来可喜变化森林生态,逾越了“木头经济”川渝一带,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坐拥丰富林业资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近20年,不仅给这片山水增添新绿,更为林区百姓生活和林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赶漂人变成造林人在重庆市云阳县境内长江干流段,轮船推开一江碧水,两岸郁郁葱葱。
伫立船头,迎面江风轻抚,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意顿时浮上心头。市林业局天保中心主任汪树祥感慨:1998年以前,由于两岸原始林的采伐,山上都是瘌痢头。天保工程开展以来,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1998年10月,经省林业厅批准,四川省雅砻江木材水运局增挂四川省长江造林局牌子,成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力军。
然而,造林谈何容易!地处干热河谷地区的攀枝花,全年无雨干旱期长达8个月之久,夏季最高地表温度可达70摄氏度,具有干旱少雨、土层瘠薄等特点,这里造林被称为世界性难题。护林员张体建赶漂13年,1998年加入三堆子样板林的造林队伍,诠释了从雅砻江赶漂人到长江造林人的身份转变。
张体建回忆,为躲避烈日,大家清早6点出发,肩挑背扛,送树苗上山,从江边到山上单程就要两个小时。种植土经3次货车转运后,必须依靠人背马驮才能回填到位。他打趣说:不怕你们笑话,内裤都从来没有干过。
造林不光要流汗,更重要的是科学规划。在攀枝花市生态修复二期工程项目马坎片区,处处可见剑麻,这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植物,零散枝叶落入泥土就能成活。不寻常的是,许多植物裸露出的根比地面部分还要长。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李静介绍,这里雨水并不少,但集中在7、8、9月,干旱时间长,因此主要栽种深根性植物,如木棉、台湾相思等;同时,利用剑麻等植株的固氮作用,逐步改善原本稀树灌丛的水土条件。
单一树种面临的威胁很大,真正的森林应该是复合林。云阳县林业局副局长彭明强调。为改变长江防护林树种单一的现状,减少柏木叶蜂等病虫害的危害,从2004年开始至今,云阳县对长江柏木防护林进行了三次改造,通过抽针补阔的方式逐步达到混交目的。三分栽,七分管。
森林幅员广阔,毁林开荒、非法偷猎、山林火灾等现象时有发生。在攀枝花市普威林业局滩脚林场,记者见到一本厚厚的管护日志,里面是山林的日常巡视记录。场长李锦银告诉记者,从这里到最远的管护站有50公里,从那里距管护边界还有10公里,护林员们责任重大。
进入天保二期后,长江造林局主要以森林管护为主,常年森林管护1025万亩,截至2016年底完成67.4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森林抚育、2.42万亩人工造林。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三峡库区的泥沙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长江浑水期由工程实施前的300天下降到现在的150天。国家林业局天保中心信息处处长刘跃辉表示,目前我国森林仍以中幼龄树种为主,活立木蓄积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品质还有待提高。造林护林虽然艰辛,但是护林员们仍然向往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这是每个造林人的梦想。张体建说。
既颐养森林,也关注民生做大做好森林文章,不仅要造林、护林,还要切实关注林区百姓生活。作为三峡库区第一生态屏障大县和移民大县,云阳县通过三带布局实现了增绿和增收的有机结合。
彭明介绍,除了较低海拔处的库岸景观林带和海拔600米以上的乡土适生小苗带,在海拔300600米范围内,栽植了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经济林,以解决老百姓的长远生计。目前,全县有生态林34万亩,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经济林20万余亩,年产值10亿元以上。当地盘龙街道活龙社区的刘光成便是受益者之一。
2002年移民新县后,县里发放了果树苗,引导大伙种植柑橘。他从2005年开始种植,挂果以后每年12月18日左右柑橘成熟,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货,5亩柑橘地能产生2.5万元的年收入。除了种果树,他还是一名天保护林员,保护林子,也是保住生计。
每天花两三个小时巡视,也不辛苦,每年还多了几千元的补贴。据了解,云阳县共计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628名,年发放护林费35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每年平均获取护林费5500元。森林生态向好,森林旅游兴起,给周边村民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是全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万胜坝村村民冉启平家里开旅馆有10来年了,以前效益不好,常常亏本。
这些年生态变好,来旅游的人逐年增加,年纯利润有十几万元。副镇长成川告诉记者,林农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依托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黄水人家森林人家,目前已有1090家,总床位数超过2.8万张。天保工程的实施,伴随着林场和企业的改革。
汪树祥介绍,重庆市近年来大力实行挂账停息和金融债务免除,累计达2亿元,使转型后的国有林场轻装上阵。攀枝花市通过深化森工企业体制改革,对富余职工进行分流安置,天保工程在职职工由1998年的4179人下降至2016年的633人,并被妥善安排到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等岗位。
刘跃辉说,未来拟出台相关的天保条例,使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提高天保投资标准,更好地保障林场职工的权益。森林康养成为新时尚过去许多地方种树是为了砍柴,如今的川渝森林生态,早已逾越了这样的木头经济。
近年来,森林康养产业不断升温,今年更是作为新业态写入了中央1号文件。在攀枝花市白洼森林康养体验区,空气清冽怡人,让人不禁想要带一瓶森林空气回家。事实上,很多游客正是为此专程前来。转型康养,成为城市崛起的新机遇。
依托阳光、气候、环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创办了国内首家康养学院,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目前,四川省已召开两届森林康养年会,建立森林康养基地63处,2016年森林康养产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今年10月10日,攀枝花还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康养产业并不孤芳自赏,它正与各产业有机结合,开拓全领域、全地域的大康养产业发展格局。现在,森林里的负氧离子含量高了,森林浴越来越流行。走进石柱县冷水服务区生态旅游自驾营地,感觉呼吸成了一种享受。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原是高速公路建设期间的160亩弃渣场,经过因地制宜的规划打造,把高速公路轻轻放进大自然,摇身一变成了宿营、观光的生态绿肺。康养+医疗逐渐走俏。
特殊的地理禀赋,使一些林地成为避寒养生的康养胜地。白洼森林康养体验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攀枝花有适宜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有利于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对风湿性关节炎、气管炎等常见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特别适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静养。康养+农业拉动内需。一大批森林美食产品找到了销售的好渠道。
川渝地区的块菌、莼菜、莲雾、芒果等山珍和特色水果备受游客欢迎。天保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提高了林分质量,推动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石柱县森林康养旅游接待游客5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3亿元,对财政贡献率达到11.5%。
康养产业不断激活林业生态资源,促进林业产业增效、农民生产增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石柱县林业局副局长岳良华说。
(记者郁静娴)。
本文关键词: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best365体育最新版本,best365·官网
本文来源:best365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免费版-www.tzdhsk.com